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斷提高,人們的膳食結構也在逐步改變。人均糧食消費正在逐年減少,肉、蛋、奶占的比例在不斷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目前我國肉蛋總產量已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已達到世界平均水平。但是在肉食中,多為高脂肪的豬肉,而低脂肪、高蛋白的牛、羊肉人均占有量卻很少,而奶及奶制品的占有量仍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想增加牛羊肉的比例,必須大力發展牛羊飼養業,而青貯飼料及其收獲機械則是這一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
青飼料收獲是一項對作業及時性要求**的作業項目。因為青貯飼料對養分含量、切碎度、發酵性能要求高,收獲過早過遲都會對其產生較大影響,收獲過早,則干物質及養分含量低,水分含量過高;收獲過遲,則過渡纖維化,水分含量過低,不利于充分發酵。一般青貯玉米及大麥等作物的*佳收獲期在一周以內。目前我國青貯飼料的收割和加工主要有三種方式:一種是手工加半機械化作業,收割靠人工大會戰,運輸車運到青貯窖邊,然后手工加鍘草機切碎,主要靠的是人海戰術完成青貯作業全過程;二是采用牽引(懸掛)式收獲機作業,可收割、切碎、拋送一次完成,需人工開辟作業道,切碎質量差,損失浪費大,需要輔助人員多,作業效率低;三是自走式青飼料收獲機,一般均為大中型,分對行和不對行兩種形式,收割、切碎、拋送一次完成,作業質量好,輔助人工少,作業效率高,損失小,轉移方便。
我國從70年代開始,對青飼料收獲機的需求日益迫切,為此中國農業機械化科學研究院從70年代開始研制青飼料收獲機,設計了我國**種型號的牽引式青飼料收獲機“9QS—10”型及**種型號的懸掛式青飼料收獲機“9QS—5”型;對青飼料收獲機的切碎滾筒和喂入機構進行了部件研究工作,對其基本配置參數、運動參數、結構參數與動力參數之間的相互關系進行了詳細的研究工作,設計了我國**種對行玉米割臺自走式青飼料收獲機,并先后通過了有關部門的鑒定。
國內生產中使用的青飼料收獲機主要有:①小型牽引(懸掛)式青飼收割機,有對行和不對行兩種形式,主要生產企業有黑龍江省趙光機械廠、內蒙古赤峰鑫秋農牧機械有限公司、新疆機械院等,年總產量200多臺。②大中型自走式青飼料收獲機,分對行和不對行兩種形式,現代農裝北方(北京)農業機械有限公司已批量生產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對行和不對行兩種機型,某些大中型農場使用的多為原東德產E-281型自走式青飼料收獲機,當時引進300~400臺。受市場利益的驅動,目前國外的約翰迪爾、凱斯、克拉斯等跨國公司紛紛在國內設立辦事處、代理公司,并推出其*新產品,試圖打開并占領中國市場。
制作青貯飼料需要青飼料收獲機械。自走式青飼料收獲機具有收獲效率高、作業性能好的特點,在大中型農場較受歡迎。但是,由于我國沒有此種產品,九十年代以前使用的機器全部是從原東德進口的“E-281”型自走式青飼機,僅北京地區保有量約200臺左右。該機型對作物生長高度高于3米的玉米、高粱等作物收割較困難,收獲損失大,其喂入散亂不均勻,因而造成切碎質量較差,在80年代末期已停產、改型。新機型由原來的易貨貿易改成現匯購買,機器價格猛增3~4倍,目前國內使用的“E-281”機型都已到報廢期,絕大多數機器因無配件已不能使用,致使本來不高的青飼料生產機械化水平更加降低,而引進歐美生產的自走式青飼機由于價格太高,在國內難以銷售,大大制約了養牛業的進一步發展。作為幅員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不能不發展本國的飼料收獲機械而完全依賴于進口。為了滿足城鄉市場對奶、奶制品及牛羊肉的需求,為迎接我國發展養牛、養羊業高潮的到來,批量生產國產自走式青飼料收獲機已勢在必行。
訪問更多內容請點擊:http://m.118688.cn/